- · 商业经济与管理版面费是[04/09]
- · 《商业经济与管理》投稿[04/09]
- · 《商业经济与管理》数据[04/09]
- · 《商业经济与管理》期刊[04/09]
首席气候官丨专访阿里巴巴集团ESG和双碳总经理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杨灵叶: 未来菜鸟的物流一定是往电气化和智能化发展。目前智能化方面有了短途运输的小蛮驴,今年夏天自动驾驶卡车大蛮驴也在浙江湖州开展路测。 杨灵叶: 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
杨灵叶:未来菜鸟的物流一定是往电气化和智能化发展。目前智能化方面有了短途运输的小蛮驴,今年夏天自动驾驶卡车大蛮驴也在浙江湖州开展路测。
杨灵叶: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,在碳中和这个话题面前,没有一家企业或个人能够独善其身。也就是说,脱离全社会绿色转型这样的大背景以及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的意愿、能力和行动,是无法达成我们自身碳中和的。因此,在碳中和目标牵引之下,企业自身可以是中和的主动需求者,同时也必然是其他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碳中和的被要求者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一家企业的碳中和目标是否提前于全社会碳中和的进程,既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,也是企业在同业中先进性的象征。
比如,在低碳出行方面,高德与北京市交通委合作推动“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”(北京MaaS平台),引导用户使用公共出行工具。2021年,高德为用户完成了基于核证绿色出行MaaS平台减碳额度2.45万吨的交易。我们也正在推进参与广东的碳普惠交易。
近日,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首份系统性ESG报告显示,2022 财年,阿里巴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324.9万吨,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减碳 61.99万吨。其中,“碳排大户”阿里云数据中心用电中已有21.6%来自清洁能源。本次报告重点提出了“阿里巴巴ESG七瓣花”,即ESG七大行动方向,包括修复绿色星球、支持员工发展、服务可持续的美好生活、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、助力社会包容和韧性、推动人人参与的公益、构建信任。
同时,我们也认为,不能等所有基础设施全部完工、标准尘埃落定,才开展上层机制。因此,我们也加快思考如何围绕平台鼓励引导用户减碳,并沉淀了70多个减碳的场景方法学,推出了“88碳账户”,以便利、带动用户随手减碳,向低碳生活方向转型;围绕平台用科技的力量赋能企业减碳,推出了“能耗宝”,以帮助企业用数字化的手段开展能源效率管理,不断优化实现减排。
《21世纪》:仓储、运输和包装是物流环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。阿里在ESG报道中提出不晚于2030年将所有短途物流车替换为电动车,目前这项工作规划如何?陆地运输电气化在不同国家的实现有哪些差异点和难点?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卢欣怡 张旭北京报道?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和我国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,重视低碳发展与ESG成为国内企业的共识。
《21世纪》:2021年,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碳中和报告,宣布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,并协同上下游价值链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50%。阿里具体实施了哪些实现碳中和的举措?
可以预见,在八大重点碳排行业的减排持续推进和有效解决之后,最终国家碳中和的决胜之战,可能就是在个人和中小企业这样的长尾领域。同时,个人减碳具有对上游的传导效应,大量居民的日常低碳消费偏好能够带动企业、工厂等供给方从源头实现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自身的综合减排目标。这种传导效应的价值远大于用户的减碳量。
我们设定了一些模式,比如用户减碳20克可以兑换一个低碳商品优惠购物券等。首先,用户的减碳行为值得获得激励。其次,激励仅适用于低碳商品,由此能够带动用户传递性的价值,而这些价值可能是碳交易环节不太能够触及到的。
阿里“能耗宝”和ICBU(国际贸易事业部)背后有大量的工厂,我们正在做生态内的业务连接。部分外贸型企业可能要应对欧洲碳关税,自身也有减排意愿和前瞻,就可以通过能耗宝满足能源数字化需要。
近日,阿里巴巴集团ESG和双碳总经理、阿里巴巴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杨灵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,只有把社会责任变成商业设计的核心要素,并通过科技和商业创新,才能让可持续发展驱动企业的发展。这意味着要把ESG目标融入到战略规划、业务定位、运营策略中,实现ESG和商业的有效融合。?
(阿里巴巴集团ESG和双碳总经理、阿里巴巴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杨灵叶)
杨灵叶:我们期待CCER的重启。阿里的角色首先是碳汇的需求方,业务形态决定了我们的优先级是先节能,同时提效减排,在此基础上进行新能源转型和整体升级,会有小部分比例的剩余排放以购买碳汇的方式去抵消,比如线下零售门店不可避免的制冷产生的排放。在阿里现有的业务形态里,我们会尽量控制需要以碳汇抵消来实现中和的比例。
文章来源:《商业经济与管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syjjyg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4/676.html